励志秀
-经典日志-情感日志-伤感日志-心情日志-搞笑日志-唯美日志-亲情故事-爱情故事-友情故事-职场故事-励志故事-人生故事-哲理故事-校园故事-名人故事-
文章搜索:   热门搜索: 励志  爱情  人生  搞笑  口号
当前位置:励志秀> 故事> 战争故事> 文章内容

甲午战争兵败鲜为人知的原因:开枪不瞄准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8-08-28 22:26

  说起甲午战争中大清陆军一溃千里的原因,稍懂点历史的人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内容无外乎因循守旧,官场腐败,营务废弛,统帅怕死……但除此之外,另外一个原因却鲜为人知。

  说出来你会不信,那就是“开枪不瞄准”。

  一位参加过甲午战争的日本军官回忆说,在朝鲜战场上,日本各师团一碰到中国军队就立即卧倒,一动不动。这时候,中国士兵就开始争先恐后地放枪,一枪接着一枪,直到子弹打光。等到枪声渐渐稀少,日本军队就开始冲锋,结果可想而知。

  这不是编出来的谣言,也不是手机里“恶搞”的段子。1860年,一位英国军官来华访问。他看到淮军士兵开枪的姿势很奇特。朝前放枪,眼睛往后瞅。他推断这可能是放惯了手铳、鸟铳的原因。

  1920年直皖大战,双方动用兵力20万人,消耗子弹几千万发。可几个回合下来,双方死了200多人。真正在战场上被枪打死的也就几十人。这种“恶搞”战争的作法,连外国人都看不下去了。英国《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里逊以“极其恶毒”的口吻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建议中国政府恢复使用弓箭。一来弓箭比较便宜;二来可以对敌人造成真正的杀伤。

  后来,蒋介石创办黄埔军校,亲自编写步兵操典。他以极其细致的笔触,异常详细地讲解了射击时的动作要领。他特别强调了“开枪要瞄准”这一关键性的动作。从这一点来说,后来北伐军所向无敌,“蒋校长”是居功至伟的。(资料来自《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此书的作者张鸣是我非常佩服的一位历史学家,他极其善于从细微之处观察大历史,他还着有《历史的坏脾气》)

  这不是一段有趣的历史,它更像是一段黑色幽默。它以一种近似荒诞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走过了一条怎样曲曲折折的道路。中国人买来了洋枪洋炮,却没有学到“开枪瞄准”的“步兵心法”。

  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几乎是同时起步的。在向列强学习的方面,中国人总是三心二意,半推半就,稀里糊涂,得过且过;而我们东边的邻居却是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甚至是矫枉过正。他们推行西餐,推广西装,普及义务教育;禁止武士带刀,禁止蓄发;甚至鼓励与洋人通婚,以“改良人种”。从此,日本走上了一条“全盘西化”的道路。

  此时,中国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方针。他的奏折让西太后大为赞许。

  其实,即使是在当时,日本全盘西化的作法就引起中国朝野上下的一致反对。大学士徐桐就指斥日本“变国体,有违纲常;通婚姻,有违人伦”。可1895年甲午战争的结果却让所有的中国人大跌眼镜。

  从甲午战争结束至今,时间又过去了一百多年。在这一百年中,我们学会了“开枪瞄准”。但其他东西却依然学得稀里糊涂;

  我们引入了足球联赛的制度,但公平竞争的原则却没人理会。

  我们引入了义务教育的提法,但义得是国家的义务,还是公民的义务依然没有搞懂

  我们引入了现代传媒,但新闻可信的却不多;

  我们将“民主”写进了宪法,但“少数服从多数,多数尊重少数”的宗旨却很少有人去实践,一听到不同的意见便喊打喊杀,乱扣帽了,乱揪辫子,甚至千方百计地去堵住别人的嘴巴。

  可看看我们东边的那个邻居——那个曾经侵略过我们,至今依然虎视眈眈的“蕞尔小国”,笔者上面开列的所有东西,他们学得是何等地彻底。

  当然,当然,当然,外国的先进经验应该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可有的人结合得比较好(比如毛主席),其它绝大多数都差强人意。只要有人提出与国际接轨,必定有人强调“中国国情”,强调“民族尊严”,强调“文化差别”,结果越学越走样。

  “第五项修炼”的核心内容是打造一个便于沟通的内部结构,创立一个学习型组织。可我们是怎么学习的呢?请专家来讲课培训基层干部,每个人花了几百元钱买学习资料。上了一个月课便立即结业。此后的三年,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切照旧。问一问那些接受培训的干部都学到了什么?大多数人说没听懂。


上一篇:毛泽东的三场战争让世界读懂了中国   下一篇:辛亥革命与“辫子”
其它相关文章
最新发表文章
·瓦特·泰勒起义
·英国Q 船智斗德潜艇
·奥土战争:奥斯曼帝国衰亡的丧钟
·俄波战争:俄国兼并乌克兰的第一
·英荷战争:“海上马车夫”的永久
·英国内战:世界近代历史的第一页
·30年战争: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
·朝鲜壬辰卫国战争:龟船战舰显身
·英西加莱海战:“无敌舰队”的覆
·荷兰独立战争
随机推荐文章
·伯罗奔尼撒战争:希腊城邦制度的
·第四次中东战争
·太平天国统治下南京人的悲惨生活
·绝望时请舔一口木头面包
·刘老庄战斗:82人对1600人的决战
·外白渡桥的枪声:上海镇守使郑汝
·日本战犯佐佐真之助:用毒瓦斯杀
·轰炸东京
·一顿救命饭
·抗日英雄范学富的故事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本栏热门文章
·二战中的冰岛海战
·英国Q 船智斗德潜艇
·抗日根据地故事
·-个外交特使的回忆:中越边境战
·千年罕遇的生死大逆转
·四渡赤水
·英国内战:世界近代历史的第一页
·枕头竟然是坨牛粪
·钓鱼城保卫战的故事
·越南当年活捉张万年的笑话
本栏精华文章
本栏推荐文章
·伊兹梅尔之战
·历史上最早的细菌战
·旅顺大屠杀:日军沿户搜杀 妇婴
·朝鲜战场上的神秘部队
·阿基米德用凹面镜烧敌船的故事
·光荣使命
·美国吓日本:再不投降就下"原子
·717.扎克雷起义:“消灭一切贵族
·史说李世民三征高句丽
·美国南北战争
Copyright 2017-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