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秀
-经典日志-情感日志-伤感日志-心情日志-搞笑日志-唯美日志-亲情故事-爱情故事-友情故事-职场故事-励志故事-人生故事-哲理故事-校园故事-名人故事-
文章搜索:   热门搜索: 励志  爱情  人生  搞笑  口号
当前位置:励志秀> 故事> 民间故事> 文章内容

“四鼎甲”的故事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8-08-28 22:56

自从唐太宗推行科举取士以来,只有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称为"三鼎甲"。哪有"四鼎甲"呢?这里有一段故事。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败兵来时,男的吃刀,女的被污。因此百姓一听有元兵前来,纷纷入山躲避。洛一陽一附近有一家富户,当家的姓高,名叫高君善,他已经五十多岁了,生有三子一女,都还未婚配。平日这高君善乐善好施,极肯排忧解难,所以远近人都叫他高善人。高善人看到天下大乱,就雇工在深山里凿了一间极宽广的石室。入口处的两扇石门上有葛藤遮掩,很不容易被人发现,室内藏粮积水,可供数百人百日食用。有一天,有人来报信,有大批元朝的败兵,蜂拥而来。高善人急忙带了家人逃避入山,躲进石室。这时,有数百名妇女也逃进山来,高善人看到了,便让人招呼这些妇女一同进入石室,然后把石室的门闭了。十几天后,高善人派人暗出石室打听,知道败兵已经逃走了,外面的天下已经是明朝的了。于是开石门,出石室,高善人把所有妇女都打发回家。

哪知打发到最后一个,她却高低不走。那妇女说:"我已经无家可归了!爹一娘一兄弟都死在乱兵刀下,我到哪里去呀!"高善人看这妇女可怜,便带了她一同回到家里。回到家里后,再细问这妇女,方知他年才二十一岁,尚未婚嫁,父亲是一个读书人。高善人虽然有钱,但肚里没有墨水,所以他对读书人是很敬重的。现在一听这妇女是读书人的女儿,便分外怜惜;再看她品貌不俗,于是征得她同意,与大儿子结成一对,家中人都叫她大奶奶一了。这大奶奶一与老大成婚之后,看到老大终日游荡,无所事事,便对他说:"古人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为什么不趁年纪还轻的时候,多读些书,求一个上进呢?”老大道:“我爹也说要我读些书的,但请不到先生呀!”原来这高家虽在洛一陽一附近,但离洛一陽一还有八九十里路。那时兵荒马乱,附近的读书人都逃到他乡去了。大奶奶一道:“你去对公公说,我来教你。”

老大就去对高善人说了,高善人听了大喜,说:"原来媳妇还会教书哩!但不知她会算账么?"老大再去一问,知道这大奶奶一书算都一精一通。于是高善人就叫三个儿子都跟大奶奶一读书;一应账目,也请大奶奶一经手。这大奶奶一真能干,白天教书,晚上算账,高善人的家管理得井井有条。

两三年后,三个儿子同赴县考,都中了秀才。高善人这一喜,非同小可。他本来是乡下的一个土财主,现在一门出了三个秀才,竟就是一个乡绅了。但大奶奶一却说:"公公且慢高兴,读书人中秀才乃是本分。官人和两位叔叔的前程还远不至此呢!"高善人一听,说道:"一切听你媳妇的。”

从此,大奶奶一的教课更严了。老大老二和老三也十分发奋。第二年,参加乡试,又同时一榜中了三个举人。高善人仰天笑道:"三个儿子都中举,我心满意足了!"大奶奶一又说了"仅仅中举,公公焉能知足?"高善人道:"要怎样才能知足呢?"大奶奶一道:"金榜题名,公公身为封翁,方能知足。"高善人说:"以后还是听你的。”

三兄弟中举回来后,仍跟大奶奶一读书,来年进京会试。考下来,老三中了探花,老大和老二都名落孙山。捷报报到高善人家里,高善人制了一块"探花及第"的匾额,想挂在大厅的正中。大奶奶一制止道:"三弟不能位在兄长之上,此匾应挂在下首。"高善人当然听大奶奶一的。

老大和老二垂头丧气地回来,大奶奶一鼓励他们再用功读书。过了三年,老大老二又去会试,两人做的文章,自己都觉得很满意。等到发榜,果然老二中了一甲二名榜眼,而老大依旧榜上无名。喜报报到家里,高善人又制了一块"榜眼及第"的匾额,大奶奶一又吩咐挂在大厅的上首,正中还是空着。

老大回家后,心灰意懒,不肯读书了。大奶奶一劝他说:"从来大器晚成,龙头属于老成。当年梁灏在八十二岁才中状元,你只有三十多岁,还年轻哩!"老大在一奶奶一劝慰下,重理诗书。

又过了三年,老大一人进京赶考,路上受了些风寒,身一子不舒服,进场后,文字也做的不惬意,自知不会考取了,哪知事情偏偏出于意外,不惬意的文字,偏偏中了主考大人之意,竟然高中头名状元。

于是大厅正中终于挂上了"状元及第"的匾额。这时大奶奶一对高善人道:"公公,如今你该知足了罢!"哪知高善人这次却摇头道:"我还有一个女儿,如果能嫁一个传胪(二甲一名,即第四名叫传肿)女婿,我才心满意足呢!"大奶奶一道:"那让我试试看!”

不日,高家传出风声:小一姐要嫁一个读书人,凡是想求婚的,先送一篇文章来!这时高善人一门三鼎甲,有钱又有势,好不荣耀,哪一个不想攀这门高亲?于是,百里之内的士子,纷纷送文章上门来,大奶奶一在许多文章中选定一篇,叫这作文章的人来府相亲,这个人却是个穷秀才,大奶奶一叫他住在高府、亲自教他。不几年,果然连考连捷,中了传胪。

高善人这时才心满意足,置酒招待亲朋。还请人写了一副对联,挂到大门两边。那对联是:"一婿传胪今世有,三儿鼎甲古来无。"亲朋奉承道:"高翁门上不是三鼎甲,是四鼎甲哩!”

正在这时,有个丫头上前禀道:"大奶奶一出门去了,有一封书信呈上。"高善人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道:"为报老翁活命恩,遂教子婿俱成名,我今拂袖飘然去,莫向桃源深处寻。”

高善人立即派人追寻,再也寻不到大奶奶一了。这大奶奶一究竟是怎么样的人呢?连我讲故事的人也不清楚。


上一篇:独骨奇人   下一篇:抢老子
其它相关文章
·野 猪 王
·猎鹰“风雪”
·流泪的鳄鱼
·豹子哈奇
·一头母熊的故事
·斗兽场上的重逢
·第七条猎狗
·一只好斗的鸡
·调皮的小水獭
·狼 王 梦
最新发表文章
·野 猪 王
·猎鹰“风雪”
·流泪的鳄鱼
·豹子哈奇
·一头母熊的故事
·斗兽场上的重逢
·第七条猎狗
·一只好斗的鸡
·调皮的小水獭
·狼 王 梦
随机推荐文章
·中元节
·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
·送寿礼
·李老鹰赶集
·姊妹松
·童县令驯虎
·昆山夜光
·活宝
·越王剑
·马神庙传说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本栏热门文章
·狼王传奇
·母子情深
·“老博士”
·聪明的胖海象
·被判死刑的熊
·狐狸的葬礼
·黄鼠狼蛇腹夺子
·灰兔斗金雕
·小熊尤克
·黑 鹰
本栏精华文章
本栏推荐文章
·神摸
·宝贝青石板
·怒晴鸡的传说
·横祸的来历
·感恩
·查碗香私奔了情缘
·江南厨王
·秀才吟诗气死娘
·女儿要藏的老实人
·抢县令
Copyright 2017-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