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秀
-经典日志-情感日志-伤感日志-心情日志-搞笑日志-唯美日志-亲情故事-爱情故事-友情故事-职场故事-励志故事-人生故事-哲理故事-校园故事-名人故事-
文章搜索:   热门搜索: 励志  爱情  人生  搞笑  口号
当前位置:励志秀> 故事> 名人故事> 文章内容

华人实业家李光前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8-08-29 15:58

1967年6月2日,狮城新加坡沉浸在一片悲哀的气氛中,倾城出动为一位老人送行。新加坡共和国总理李光耀也在唁电中深表哀痛和惋惜。这位老人就是声名远扬的华人实业家、慈善家、华人社一团一领袖李光前先生。这位一生热心于文化教育事业的橡胶大王的逝世,不仅是新加坡工商界的一大损失,也是新加坡华人社会的一大损失。

李光前原名李玉昆,1893年生于我国福建省南安县梅山芙蓉乡。幼年时,他的家境十分贫寒。他的父亲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虽然经济困难,手头拮据,自己节衣缩食,也要供孩子读书。李光前兄弟从小念私塾,10岁以后,随家迁往新加坡,进入当地英印学堂就读。他铭记父亲的教导,在接受英文教育的同时,每个周末,还要去养正学堂学习中文。课余时间,他阅读了大量中国古典名著,对祖国怀着深深的感情。

1909年,李光前由于学习勤奋、成绩优异,得当地中华总商会主席吴寿珍资助回国,于暨南学堂就读。两年后,他考入北京清华学堂(预科),之后转到唐山路矿专门学堂。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廷垮台。由于时局动荡,学校也停办了。李光前回到新加坡,在道南学校及崇正学校任教,同时兼任一家华文报纸的电讯翻译工作。

不过,他并没有放弃继续深造的念头,不久又考上当地政一府办的测量专科学校,同时攻读美国一所大学的函授工程课。3年后,因生活所迫,才不得不再次中断学业,以谋生计。

李光前一精一通中文、英文,经友人介绍,他来到一爱一国华侨庄希泉创办的中华国货公司担任英文文书及涉外工作,由此便开始进入商界。

1916年,同样是一爱一国华侨巨商的陈嘉庚为了扩展其橡胶事业,叩开欧美市场的大门,需一名一精一通中、英文并有相当实际经验的人才,庄希泉等人推荐了李光前。

李光前来到陈嘉庚的谦益公司,负责处理中、英文函件及对外联络工作,这一次"跳槽"成为李光前商业生涯中的重要转机,从此他开始在商界崭露头角。因为办事干练一精一明、业务熟练加上老成持重,他很快就荣升为谦益公司橡胶贸易部经理,甚得陈嘉庚器重。

1920年,李光前被陈嘉庚招为长婿。这又是一次重要的转折。李光前少年时期那段复杂而又曲折的求学经历为他日后的事业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深得陈嘉庚赏识时,他又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

李光前为谦益公司的事业尽心尽力,陈嘉庚也尽量让他的才华得以充分发挥。他在谦益公司前后工作了11年,这期间,他学到许多工商贸易及经营管理的知识,积累了大量经验,并与中外贸易界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一切,为他日后开创自己的事业铺平了道路。

1927年,李光前终于在麻坡创办了第一家企业——南益橡胶公司。公司开业的第3年,正逢世界经济大萧条,生意很艰难。在资本薄弱、惨淡经营的情况下,李光前凭着他在谦益公司时与工商界建立的良好关系,勉强支撑,始终没有在同行的激烈竞争中被挤垮。

1931年,他看准各国经济开始复苏的机会,扩大资金,将公司改为南益橡胶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长。他一面不断扩大经营渠道,发展对外贸易;一面又不失时机地开展多种经营,除经营橡胶制造、种植、运送胶片和胶液外,还进行黄梨的种植与生产。几年后,李光前的企业扩展到泰国(时称暹罗)和印尼。到30年代末,他已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家喻户晓的橡胶与黄梨大王了。

李光前在事业处于蓬勃一发展阶段的时候,不满足于在商界取得的辉煌业绩,开始涉足金融界。他投资与人合办华商银行。1933年,华商银行又与华侨银行、汇丰银行合并,以华侨银行命名。合并后的华侨银行是新加坡4家华资创办的银行中最大的一家。李光前任该银行董事会副主席,后又接任主席。

李光前经营银行也井井有条,得心应手。在他的主持下,华侨银行业务得到空前的发展,先后在新加坡设立了20多家分行,东京、大阪、马来西亚、香港、上海等地也设有分行。华侨银行成为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也成为李氏集一团一最重要的企业。如今,新加坡华侨银行更是国内银行业的龙头,在新加坡设有25家分行,在马来西亚设有30家分行,在全世界共有60家分行。

日本侵略军占领新加坡期间,新加坡的经济受到严重的破坏,华侨的产业损失巨大。大战结束后,李光前从美国回来,看到的几乎是一片废墟,满目疮痍。他立即着手进行南益橡胶企业的恢复与重建,使之适应战后市场的巨大需求;与此同时,他也竭尽全力协助当地恢复经济,为重建战后新加坡作出了贡献。

李光前不断地挖掘潜在的市场,兼并、创办了一个又一个企业。到60年代末期,他的橡胶园总面积已达1.85万亩,南益橡胶有限公司附属机构多达35家。除橡胶企业外,他还先后经营了黄梨厂、油厂、彩色印刷厂、火具厂、木材厂等,共23家有限公司。

没有人知道李光前到底有多少财产,仅以他个人名义设立的"新加坡李氏基金"和"马来西亚李氏基金"就约值2亿叻币(新加坡币)。

李光前并非只知道赚钱,他在兴办文化教育事业、从事公益福利方面同样倾注了大量心血。在李光前心中,始终有一位值得尊敬的师长,这就是陈嘉庚先生。他在陈先生身边工作10年,亲眼目睹、亲身感受陈先生崇高的一爱一国一精一神:不顾个人安危,为华侨抗日运动奔波劳累;关注家乡和当地文化教育状况,投资社会福利事业。陈先生的行为和他的古道热肠深深地影响了李光前。

在中国求学的3年中,李光前目睹了晚清的没落衰败,也经历了那场令国人振奋的辛亥革命,对孙中山先生十分敬仰。

李光前一生好学,尤其推崇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传播中华文化和兴办教育等工作总是不遗余力,给予支持。1932年,《南洋商报》从陈嘉庚的公司里分离出来,改组为有限公司,李光前与他的弟弟李玉荣等人任公司董事。李氏兄弟齐心协力,陆续增加对该报的投资,扩大报纸的版面。《南洋商报》既报道世界各地和当地经济贸易情况,提一供信息,帮助华侨商人经营,同时又积极宣传中华文化。国难当头之际,他号召侨胞抗日救国,有力地配合陈嘉庚领导的南侨总会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南洋商报》客观地报道国内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注重维护华侨的利益。1953年,李光前的一位族侄提议建立东南亚第一所华文大学——南洋大学,李光前马上积极响应并给予赞助。他一再强调南洋大学办学的目的是为了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中华文化,给马来西亚青年提一供更多的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办学过程中,困难重重,流言颇多,李光前全不理睬,继续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为鼓励优秀学生,培养更多优秀青年,他专门拨款作为优秀生的奖金。他捐资扩建的中学更是多不胜数,如1934年他接任南洋中学董事长职务后,负担该校每年的经费、建筑费等,修建校舍和图书馆。他还是南益学校、道南学校、导侨学校、光华学校、侨南学校等9所中学和十几家会馆的董事,出钱出力的事,他从来都是毫不犹豫。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光前人在海外,心中仍牵挂祖国的经济、文教发展。1952年,他为家乡捐资数百万元,用于扩建梅山学村。除了恢复他于1939年创建的国专小学外,又扩建国光幼儿园、国光中学、国专医院和国专影剧院。梅山学村由此一跃成为名闻中外的学村,拥有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各种福利设施齐全。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国专中学和国专小学先后成为福建省重点学校,国专医院也已成为福建晋江地区著名的肿瘤医院。1965年,李光前专程回到家乡,亲眼看见这里的变化,为自己兴资办学的努力没有白费而感到高兴。

李光前身为华人,对在海外的华侨怀着真挚的情意。1951年,他注意到由华侨创办的历史悠久的同济医院设备落后,建筑也狭小破旧,于是组织了"同济医院购地建屋委员会",捐款添置先进的医疗设备,将医院规模扩大。

1952年,李光前用他的大半财产设立了"李氏基金会",积极捐助文教及社会公益事业。1967年,李先生逝世后,基金会依然遵照他"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意愿,捐款支持各项科技文教活动。

由于战争的破坏,战后新加坡广大贫苦侨民都居住在木屋或树叶搭的房屋里,很容易引起火灾。为此,新加坡当局成立福利局,专门处理这方面的救济工作。李光前虽然业务和社会工作繁忙,仍义不容辞地出任福利协会主席和福利局主任,一出现灾情,他马上赶到现场视察,慰问受灾侨民,并及时给予大量捐助。

李光前对当地教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作的贡献,博得当地政一府和人民的高度称赞。1957年,马来西亚柔佛苏丹授予他"拿督"荣衔。次年,马来西亚大学授予他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62年1月,新加坡政一府《宪报》正式公布聘任李光前先生为新加坡大学首任校长。这是他一生中最高的荣誉。


上一篇:中国船王卢作孚   下一篇:石油大王保罗·格蒂
其它相关文章
·铁路巨头斯坦福
·尤第一财团塔塔
·三菱霸王岩崎兄弟
·糖王黄氏家族
·钢铁大王卡内基
·华尔街大亨摩根
·石油巨子洛克菲勒
·酿酒大王张振勋
·新闻巨人普利策
·状元实业家张謇
最新发表文章
·铁路巨头斯坦福
·尤第一财团塔塔
·三菱霸王岩崎兄弟
·糖王黄氏家族
·钢铁大王卡内基
·华尔街大亨摩根
·石油巨子洛克菲勒
·酿酒大王张振勋
·新闻巨人普利策
·状元实业家张謇
随机推荐文章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仁爱无敌
·脊梁
·化学家卢嘉锡的故事
·人也需要水的智慧
·只要你想……
·匈奴克星李牧
·只管向前奔跑
·不一样的家教名言
·孔子问礼于老聃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本栏热门文章
·酿酒大王张振勋
·华尔街大亨摩根
·江泽民:我是一个普通公民
·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
·爱民如子的海瑞
·进退皆忧范仲淹
·智比诸葛的刘基
·童话大王安徒生
·炼狱圣徒陀思妥耶夫斯基
·讽刺大师果戈里
本栏精华文章
本栏推荐文章
·比尔-盖茨的精明和浅薄
·在嘲笑中前进的车轮
·追忆张国荣上海的足迹
·高尔基的谎言
·昂贵的誓言
·“我要学政治”——吴冠中的最后
·他的童年持续五十年
·报业怪杰赫斯特
·悲观哲学家叔本华
·银灰爱
Copyright 2017-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