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秀
-经典日志-情感日志-伤感日志-心情日志-搞笑日志-唯美日志-亲情故事-爱情故事-友情故事-职场故事-励志故事-人生故事-哲理故事-校园故事-名人故事-
文章搜索:   热门搜索: 励志  爱情  人生  搞笑  口号
当前位置:励志秀> 故事> 名人故事> 文章内容

喜剧大师莫里哀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8-08-29 15:46

莫里哀是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欧洲最杰出的喜剧家之一,在欧洲戏剧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莫里哀原名若望—巴蒂斯特·波克兰,莫里哀是他的艺名。他生于巴黎一个具有“王室侍从”身份的宫廷室内陈设商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贵族教育。莫里哀童年时代常随外祖父观看民间戏剧的演出。上中学时,他学习了拉丁文。传说他曾听过唯物主义哲学家伽桑狄讲学,人们以此解释他的喜剧中的自一由思想。

长大后,父亲要他学法律,继承他的商业,莫里哀却只想以戏剧为终生事业。1643年,他向父亲宣称放弃“王室侍从”的世袭权利,和一些青年戏剧一爱一好者一起组织了“光耀剧一团一”。剧一团一惨淡经营,莫里哀还曾因负债而被指控入狱。后来,他不顾当时蔑视演戏的社会风气和家庭的反对,毅然与伙伴们一起离家出走。1645—1658年,他们走遍法国。在此过程中,莫里哀长期深入生活,加深了对法国社会的观察和理解,也磨练了他戏剧艺术的才华。由于他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编写演出了一系列很有影响的喜剧。最后,莫里哀作为剧一团一的领一导一人重返巴黎,在卢佛宫演出他在外省编写的《多情的医生》,非常成功,路易十四因此要“光耀剧一团一”留在巴黎。此后,他一直在巴黎进行创作演出。

莫里哀生活在资产阶级勃兴、封建统治日趋衰亡的文艺复兴时期。他同情劳动人民,笔锋所向,揭露的是昏庸腐朽的贵族,坑蒙拐骗的僧侣,无病呻一吟的地主,冒充博学的“才子”,还有靠剥削起家而力图“风雅”的资产者,利欲熏心、一一毛一不拔的高利贷者。他从各个侧面勾画出了剥削阶级的丑恶形象。他笔下的正面人物,常常是那些被嘲讽者的仆人、佃户、工匠,这些人总是以高妙的手段使对方当场现形,让剥削者在观众的哭声中受到批判。

莫里哀共留下33部剧作和8首诗。《可笑的女才子》、《丈夫学堂》、《太太学堂》、《达尔杜弗》(又名《骗子》)、《堂璜》、《愤世嫉俗》、《吝啬鬼》等,都是广受世界各国人民喜一爱一的佳作。

在莫里哀的戏剧作品中,《达尔杜弗》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莫里哀的最大成就,在欧洲喜剧里有很高的地位。达尔杜弗是个手段灵活的宗教骗子,披着虔诚的天主教徒的外衣,进入了奥尔贡的家。奥尔贡和他的母亲白尔奈耳太太受了他的蛊惑,把他看作圣人,颂扬他,供养他。达尔杜弗则尽其所能,在一些琐屑事情上表现他的“崇高”的宗教德行。有一天他祷告的时候捉住一个跳一騷一,事后还一直埋怨自己不该生那么大的气,竟把它捏死了。奥尔贡对他五体投地,打算把一爱一女嫁给他,把财产托付给他,把不可告人的政治秘密告诉他。由于达尔杜弗的挑一拨,奥尔贡狠心驱逐自己的儿子,剥夺其财产继承权。他想不到他所敬一爱一的“上帝的意旨”的执行者原来是一个卑鄙的小人。达尔杜弗竟然想勾一引奥尔贡的妻子艾耳密尔,他对艾耳密尔说:“如果上帝是我的情一欲的障碍,拔去这个障碍对我算不了一回事。”他的罪行被揭穿后,他不但企图霸占奥尔贡的全部财产,还打算利用奥尔贡出于信任而交给他的政治文件来陷害对方。他厚颜无耻地说,他所以这样做,都是为了上帝,为了国王。他用上帝和国王来遮盖他的邪恶的心灵。

17世纪60年代,法国专制政体越来越反动,宗教伪善几乎遍及整个上层社会,其中包括天主教会的大主教和其他高级僧侣,以及王太后为首的许多皇亲国戚和达官大臣。达尔杜弗就是这些伪善信士的典型形象。《达尔杜弗》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它的概括一性一很强,直到现在,“达尔杜弗”这个名字不但在法国,而且在欧洲许多国家的语言中已成为“伪善”的同义语。

《达尔杜弗》第一次在凡尔塞宫试演时只有三幕,它的尖锐讽刺触犯了圣体会和那些支持圣体会的贵族。他们在路易十四面前攻击莫里哀,说他反对宗教。不久,《达尔杜弗》被禁止演出。莫里哀三次修改剧本,先后两次向路易十四上陈情表,甚至以不再写喜剧来劝说路易十四,但禁令仍未解除。5年后的166一9年,《达尔杜弗》才第一次公开演出,获得很大成功,从此成为莫里哀的最受观众欢迎的剧本。

《吝啬鬼》也是莫里哀的优秀喜剧之一,讽刺资产阶级贪财如命的本质。阿尔巴贡是个靠放高利贷发财的资产者。他在儿女面前装穷,嫌他的儿子在穿着打扮上花钱,教他拿赌一博赢来的钱去放高利贷。关于女儿的婚姻,他考虑的是对方要不要陪嫁。他放高利贷,想不到借债的人就是自己的儿子。他想续弦,却成了儿子的情敌。这些偶合场面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常见的,但莫里哀运用起来却大大加深了喜剧气氛,深刻反映了资产阶级人与人之间在金钱面前赤一裸一裸一的利害关系。他埋在花园里的一万金币被偷后,他痛哭流涕,几乎想以身殉钱。他闹翻了天,把家里所有的人都看成贼,要求开动国家的一切统治机器,替他找回他的“命一根子”。莫里哀很出色地用喜剧夸张的手法,把阿尔巴贡的吝啬一性一格烘托出来。

莫里哀是位喜剧大师,但是他的死却是一场悲剧。为了维持剧一团一开支,他不得不带病参加演出。1673年,在演完《没病找病》最后一幕以后,莫里哀咯血倒下,当晚就逝世了,终年51岁。由于教会的阻挠,他的葬礼冷冷清清。


上一篇:法兰西诗神雨果   下一篇:文学泰斗托尔斯泰
其它相关文章
·铁路巨头斯坦福
·尤第一财团塔塔
·三菱霸王岩崎兄弟
·糖王黄氏家族
·钢铁大王卡内基
·华尔街大亨摩根
·石油巨子洛克菲勒
·酿酒大王张振勋
·新闻巨人普利策
·状元实业家张謇
最新发表文章
·铁路巨头斯坦福
·尤第一财团塔塔
·三菱霸王岩崎兄弟
·糖王黄氏家族
·钢铁大王卡内基
·华尔街大亨摩根
·石油巨子洛克菲勒
·酿酒大王张振勋
·新闻巨人普利策
·状元实业家张謇
随机推荐文章
·轿夫的快乐
·一个平凡的善举
·金庸与夏梦的未了情
·总统,快跑
·只有荒凉的沙漠 没有荒凉的人生
·把裤头儿也脱了吧
·你不是囚犯就是百万富翁
·贝多芬一生
·梅兰芳的故事
·南丁格尔的事迹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本栏热门文章
·酿酒大王张振勋
·华尔街大亨摩根
·江泽民:我是一个普通公民
·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
·爱民如子的海瑞
·进退皆忧范仲淹
·智比诸葛的刘基
·童话大王安徒生
·炼狱圣徒陀思妥耶夫斯基
·讽刺大师果戈里
本栏精华文章
本栏推荐文章
·跟踪卷毛狗的人
·认为对的事情必须马上行动
·逆境的时候,为未来的希望快乐
·只识3个字的10亿老板
·自知的女人最美丽
·电影皇帝邵逸夫
·讽刺大师果戈里
·小纸条成就爱马仕
·拒绝和接受
·少年张衡的故事
Copyright 2017-2022 All Rights Reserved.